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运动治疗包括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心肺功能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牵引疗法、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本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疾病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物理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课程代码:1790056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 学时数:144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国内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包括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以及牵引疗法、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内容的物理治疗技术。本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疾病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学习系统、全面的物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架构。能够对实际康复科常见疾病应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并且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见习。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临床见习包括物理治疗仪器、运动治疗器具、运动疗法的基本操作技术,物理治疗的方法与选择,康复治疗专业常见病、多发疾病的基本治疗技术等;还包括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技术,通过康复临床见习巩固基础理论,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以操作物理治疗设备对康复对象进行康复治疗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大部分物理治疗设备为带电设备,因而安全操作是首要,要达到安全第一,要求对设备的治疗原理、机制有明确的认识,对适应症和禁忌症充分掌握,还需根据不同的患者选用合适的设备、合适的治疗参数,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达几十台,不可能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每一台设备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到实训操作。因此,将所有的设备按小组分配至学生,让他们从制作说明书开始,说明书的制作,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通过主动学习,对该设备的原理、性能、操作步骤、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会有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小组的汇报、演示、小组间互教互学,达到对所有物理治疗设备从无知到了解、再到熟悉的过程;之间穿插进行的各类治疗设备的理论及操作演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修正错误、增强记忆;通过康复门诊对真实患者的治疗,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真实体会。
(三)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运动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包含哪些训练项目
(2)熟悉每个治疗项目的定义、治疗原理。
(3)掌握运动疗法各项操作的基本手法。
(4)了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基本结构与种类。物理因子治疗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以及在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5)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概念及方法,了解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原理;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深刻理解安全治疗观念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意义。
(6)对安全原则有深刻的认识。
2.技能目标
(1)掌握常用的各项物理治疗技术的操作的流程、步骤与方法。
(2)根据评定结果发现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及问题,并设定相应的物理治疗康复方案。
(3)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物理治疗技术的学习,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4)能够理解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及其治疗的原理,包括作用原理和治疗原理。
(5)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设备,以及日常维护。
(6)能够对常见的康复疾患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设计个体化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案。
(7)能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修正治疗方案。
3.素质目标
(1)培养以病患为中心,一切为病患,关爱病患的崇高医德;
(2)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倡主动学习、互教互学的小组学习模式;
(3)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安全的操作意识。
(4)努力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运动疗法
序号
工作任务
技能内容及要求
知识内容及要求
学习场地要求
教学方法建议
学时
1
物理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
1.了解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
2.明确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3.了解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展望
1.熟悉物理治疗的定义
2.掌握每种治疗的治疗作用、原理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2
2
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1.了解运动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
2.明确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3.了解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展望
1.了解常见的运动疗法的名称及定义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2
3
关节活动技术
1.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2.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3.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4.躯干松动技术
5.持续被动运动
1.关节活动技术的基本概念。
2.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3.上肢、下肢、躯干活动技术。
4.持续被动运动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6
4
体位转移技术
1.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2.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脑瘫患儿的体位转移技术
4.被动转移技术
1.偏瘫、脑瘫、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2.被动转移技术。
3.脑瘫患儿的体位转移技术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6
5
肌肉牵伸技术
1.软组织牵伸基础
2.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3.下肢肌肉牵伸技术
4.脊柱肌肉牵伸技术
1.上肢、下肢和脊柱部位的肌肉牵伸技术
2.具体操作示范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6
6
关节松动技术
1.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2.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3.下肢节松动技术
1.上肢、下肢和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12
7
肌力训练技术
1.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
2.增强上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3.增强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4.增强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技术
1.肌力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
3.增强上肢、下肢、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10
8
平衡与协调训练
1.平衡功能训练
2.协调功能训练
1.上肢,下肢及四肢与躯干的协调动作训练
2.上肢,下肢及四肢与躯干的平衡功能训练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9
步行功能训练
1.基本条件
2.基本步行训练
3.实用步行能力训练
4.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1.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2.基本步行训练/实用步行能力训练的方法。
3.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0
Bobath技术
1.基本理论
2.临床应用
3.具体操作
1.Bobath技术基本概念
2.基本理论。
3.Bobath技术的操作方法。
4.Bobath技术在临床应用。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1
Brunnstrom方法
1.基本理论
2.临床应用
3.具体操作
1.明确Brunnstrom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范围。
2.掌握Brunnstrom操作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2
Rood技术
1.概述
2.临床应用
3.具体操作
1.Rood技术的治疗作用。
2.Rood技术在临床有哪些应用。
3.Rood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3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枝术
1.治疗技术
2.肢体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操作
3.临床应用
1.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枝术的具体治疗方法。
2.肢体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操作。
3.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枝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6
14
运动再学习技术
1.原理和原则
2.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案
1.基本原理和原则。
2.学会为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案,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功能。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6
15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1.概述
2.强制性使用方案及实施
1.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使用方案及实施
2.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6
心肺功能训练
1.呼吸功能训练
2.心功能训练
3.有氧训练
1.呼吸功能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
2.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
3.学会为病人设计有氧训练的常用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17
引导式教育
1.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
2.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1.引导式教育的定义、目的等基本概念。
2.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
3.引导式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康复实训室(PT室)
一体化教学
4
学时总计
88
(二)物理因子疗法
序号
工作任务
技能内容及要求
知识内容及要求
学习场地要求
教学方法建议
学时
1
理疗概论
1.物理因子治疗的概念
2.物理因子治疗的种类
3.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机制
4.物理因子治疗的常见疾病
5.物理因子治疗的常用设备
1.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2.熟悉物理因子治疗设备种类
3.明确安全守则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2
2
电疗法
1.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低、中、高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
2.电疗法的生理作用
3.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4.治疗参数及意义
5.适应症和禁忌症
6.常用电疗法的作用特点
1.能够解释电疗法(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TENS、FES、音频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等)的工作原理和治疗原理
2.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电疗法的作用特点及临床运用
3.在安全的情况下熟练操作电疗机,能够根据治疗需要设置治疗参数
4.准确选择电极板并能根据治疗需要放置
5.理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药物极性与电极板的关系
6.能够设计常见病症的治疗处方并能详细解读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8
3
光疗法
1.光疗法(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的治疗原理
2.光疗法的生物特性和生理作用
3.光疗法的治疗作用
4.治疗参数及意义
5.适应症和禁忌症
6.常用光疗法的作用特点
1.能够解释光疗法(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的工作原理和治疗原理
2.准确区分不同类型光疗法的作用特点及临床运用
3.在安全的情况下熟练操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治疗机,能够根4.据治疗需要设置治疗参数
5.掌握紫外线疗法中生物剂量(MED)测定法
6.能够设计常见病症的治疗处方并能详细解读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6
4
超声波疗法
1.超声波疗法的治疗原理
2.超声波的吸收与穿透
3.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
4.超声波疗法的常用设备和治疗作用
5.治疗参数及意义
6.适应症和禁忌症
1.熟悉超声波疗法的常用设备
2.明确常用设备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3.在安全的情况下熟练操作超声波治疗机,能够根据治疗需要设置治疗参数
4.能正确选择移动法、固定法,并对不同介质有清晰认识
5.能够设计常见病症的治疗处方并能详细解读
6.了解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5
磁场疗法
1.磁场疗法的基本概述
2.磁声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3.磁场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掌握磁场疗法、静磁场疗法和动磁场疗法的概念
2.掌握静磁场疗法和动磁场疗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
3.了解静磁场疗法和动磁场疗法疗法的作用原理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6
温热疗法
1.传导热疗法的基本概念及治疗原理
2.传导热疗法的生物学效应
3.传导热疗法的常用方法和治疗特点
4.适应症和禁忌症
5.传导热疗法的安全防护
1.掌握温热疗法、石蜡疗法的概念
2.熟悉泥疗法、坎离砂疗法、温热罨疗法的概念
3.掌握石蜡疗法、温热罨疗法的治疗作用、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4.熟悉泥疗法、坎离砂疗法、化学热袋疗法的治疗作用、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5.了解石蜡疗法的作用原理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6
7
水疗法和冷疗法
1.水疗法和冷疗法的治疗原理、生理作用
2.常用的水疗法和冷疗法的设备及治疗特点
3.治疗参数及意义
4.适应症和禁忌症
1.准确解答水疗法和冷疗法的作用特点
2.了解常用的水疗法
3.熟练运用冷疗法治疗常见软组织损伤及偏瘫肿胀
4.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8
生物反馈疗法
1.生物反馈的基本概念、作用方式、作用原理
2.生物反馈疗法设备及治疗原理
3.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的准备
4.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
1.能够正确解说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原理
2.明确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作用
3.学会肌电生物反馈仪的操作
4.能够为偏瘫、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等患者设计治疗处方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9
牵引疗法
1.牵引的定义
2.颈椎牵引、腰椎牵引的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
3.牵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4.与牵引有关的解剖、生理知识
1.能够正确解答牵引疗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四肢关节功能牵引)的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
2.学会在牵引前的徙手检查
3.能够看懂常见病症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等检查结果
4.严格遵守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牵引重量有精确的计算,对牵引角度有正确的设置
5.能够熟练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坐位(电动、简易)颈椎牵引、卧位颈椎牵引、徙手颈椎牵引
6.熟练操作电动腰椎牵引床,并正确设置治疗参数
7.了解徙手腰椎牵引、自我腰椎牵引的基本方法
8.能够判断牵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紧急处理
9.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日常颈、腰椎功能的保健和防护
10.了解四肢功能牵引的临床应用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10
压力疗法
1.压力疗法的基本概念及治疗原理
2.压力疗法的正压作用和负压作用
3.正压疗法和负压疗法的治疗特点
4.适应症和禁忌症
1.正确解答压力疗法(压力衣、体外压力机、拔罐疗法)的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
2.熟练操作体外压力机、拔罐治疗,熟悉操作常规
3.了解压力衣的作用及制作流程,能够指导患者正确穿压力衣
4.学会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基本治疗
能够处理压力疗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4
11
体外振动排痰机、吞咽神经治疗仪、电诊断等
1.常用设备的概述
2.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
3.常用设备各自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1.掌握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2.熟悉常用设备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设备的原理及特点。
康复实训室(理疗室)
一体化教学
10
学时总计
56
三、教师要求
(1)教师熟练掌握各项物理治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
(2)教师与实训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15。
(3)增加康复实训指导教师。
四、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与临床同步的物理因子治疗设备,让学生到医院后能够直接进入状态;
(2)多角度、多房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影像记录功能,便于重复学习和练习的系统;
(3)演示扩展功能;多间实训室的联动、监视、反馈功能;
(4)模拟临床的真实情境实训室;
(5)充分运用实训室及康复门诊进行实体练习.
五、考核标准与形式
课程总成绩 = 平时成绩(30%)+操作考试成绩(40%)+理论考试成绩(30%);
平时成绩由课堂提问、抽查、评估报告、治疗方案、实训报告、PPT或视频制作等构成;
操作考试以完成随机疾病任务的情景模拟操作(70%)及现场回答相关理论问题(30%)构成;
理论考试以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治疗方案制定为主要题型,特别是强调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操作演示要与临床实际应用接轨,充分考虑临床对治疗师的要求,让学生提前进入临床状态,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六、其他说明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对常用的运动疗法技术和常用的理疗仪器有深刻的认识,能熟悉操作常用的治疗技术,能独立操作常用的康复理疗仪器;并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物理治疗方案。
在能够独立运用的前提下,培养康复小组的团队精神以及关心、体贴、爱护病人的高尚情操及良好的医德医风。
学习情境S1-1设计
课程名称 具体名称
总学时:
学习情境S1-1 具体名称
学时:
学习目标:
1.
2.
图片: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1.
2.
3.
4.
5.
宏观教学:
l 项目教学法
l 引导文法
微观教学方法:
l 讲述法
l 小组讨论法
l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与材料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考核与评价
备注
l
l
l
l
l
l
续表
课程名称 具体名称
总学时:
学习情境S1-1 具体名称
学时:
教学组织步骤
可按各自专业的需要写教学组织步骤。
主 要 内 容
教学方法建议
学时分配(学时)
资讯
l
l
0.5
计划
l
l
10
决策
l
l
5
实施
l
l
2
检查
l
l
1.5
评价
l
l
七、考核标准与方式
表1-1 学习情境项目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1
2
3
4
表1-2 学习情境考核评价标准
学习情境序号
考核点
建议考核
方式
评价标准
成绩比例
优
(90分)
良
(75分)
及格
(60分)
S1-1
作业考察与现场口试结合
6个考核点合格
5个考核点合格
4个考核点合格
S1-2
合计
100%
八、其它说明
(一)教学参考资料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的出发,根据工作岗位及需求来进行教材的编写,避免从本科教材浓缩内容,而是从具体的病例着手,以工作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图片及说明,图文并茂,易于学生及操作。治疗方案简便易行,避免过度的理论要求,治疗方法直截了当,要具体。
(二)学生学习资源
学校内部的如图书馆资料或者从外部购买的学习资源或网上资源等
(三)实施保障条件
资源建设情况,课程建设指导或者制度保障。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