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小组工作,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
《小组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小组社会工作》,课程性质:专业课核心课
开课学院(部):人文社科学院 课程学时和学分:总学时:48,3学分
课堂教学方法:以PPT多媒体教学为主、小组模拟演练及随堂练习与展示为辅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平时成绩 30 分(包括课堂作业、课堂互动、出勤),期末闭卷考试 70 分。
开课时间:大一第二学期
使用教材:张洪英主编,《小组工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论模式和实践运用情况,具备足够实务能力,能够在社区或机构中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小组工作的开展或能独立开展小组工作。
(二)技能目标:掌握小组工作中组员招募、小组沟通带领、记录和小组评估的技巧,能够在开展小组工作时熟练使用非语言以及语言表达的技术;掌握小组工作开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并熟悉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掌握每阶段的小组动力情况;能够了解不同领域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组员特点,尝试将擅长的小组工作理论模式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能进行方法整合,配合个案的开展和社区工作的开展。
(三)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系,能将小组工作中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在工作的开展中,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三、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目标、功能和类型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实施领域
第二章 小组工作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小组工作在西方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本土化实践
第三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伦理和实践原则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处遇原则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理论
第二节 镜中我理论与符号互动论
第三节 系统理论与生态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第五节 增能视角与优势视角
第六节 女性主义视角
第五章 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
第一节 社会目标模式
第二节 互惠模式
第三节 治疗模式
第四节 发展模式
第六章 小组结构
第一节 小组结构概述
第二节 小组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小组的外部结构
第七章 小组工作者
第一节 小组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节 小组工作者的素质
第三节 小组工作者职业技巧
第八章 小组动力
第一节 小组动力概述
第二节 小组动力 领导与决策
第三节 小组动力 沟通与冲突
第四节 小组动力 文化、规范与凝聚力
第五节 小组动力 激励
第九章 小组工作过程
第一节 小组筹备阶段
第二节 小组开始阶段
第三节 小组形成阶段
第四节 小组冲突阶段
第五节 小组成熟发展阶段
第六节 小组结束阶段
第十章 小组工作的记录与评估
第一节 小组记录作用
第二节 小组记录技巧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评估
第十一章 小组工作技巧
第一节 小组工作技巧的概念与伦理
第二节 小组筹备阶段的技巧
第三节 小组开始阶段的技巧
第四节 小组形成阶段的技巧
第五节 小组冲突阶段的技巧
第六节 小组成熟发展阶段的技巧
第七节 小组结束阶段的技巧
小组社会工作
一、教学思路
小组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同时要做到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就必须有相关的专业理论做支撑。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中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实践中贯穿理论反思的方式来介绍小组工作的知识内容。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设备,运用教学视频课堂示范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原理,提升学习兴趣。在实践应用部分,采用课堂小组模拟,角色扮演和同辈督导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其小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实务工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课时安排 |
1 |
小组工作的基础知识 |
1.小组工作概述 —掌握小组工作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掌握小组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了解小组工作的发展脉络 —了解小组工作的应用领域 |
6课时 |
2.小组工作的价值、伦理和实践原则 —理解并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伦理守则和实践原则 —掌握小组工作中的价值冲突和伦理难题,并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和难题 |
4课时 |
||
3.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理解小组工作的实践理论:场域理论、镜中我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理解小组工作的实务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增能视角、优势视角和女性主义视角。 |
2课时 |
||
2 |
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 |
小组工作的主要实施模式: —掌握社会目标模式 —掌握互惠模式 —掌握治疗模式 —掌握发展模式 —了解组织与环境模式和叙事治疗模式 |
4课时 |
3 |
小组工作的基本方法 |
1.小组的结构和小组工作者 —理解小组结构的含义和层次 —理解小组工作者的角色以及应具备的素质 |
4课时 |
2.小组动力分析 —掌握小组动力中的领导与决策因素、沟通与冲突因素。 —掌握小组动力中的文化、规范、凝聚力与激励因素 |
4课时 |
||
3.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 —掌握小组工作的筹备、开始、形成、中期、成熟、结束六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
4课时 |
||
4.小组工作的技巧 —掌握小组工作中的评估与记录技巧 —掌握小组实际带领的技巧 |
4课时 |
||
4 |
小组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 |
1.小组工作实操模拟(一)——儿童辅导 —掌握儿童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及面临主要问题 —儿童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2.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二)——青少年辅导 —掌握青少年发展特点和需求及面临主要问题 —青少年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3.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三)——老年人辅导 —掌握老年人发展特点和需求及面临主要问题 —老年人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4.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四)——女性辅导 —掌握女性的特点和需求及面临主要问题 —女性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5.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五)——学校辅导 —掌握在校学生的特点及面临主要问题 —学校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6.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六)——残疾人辅导 —掌握残疾人的特点及面临主要问题 —残疾人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7.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七)——医务辅导 —掌握住院病人的特点及问题 —医务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
8. 小组工作实操模拟(八)——特殊问题辅导 —掌握行为矫治的特点及处理 —行为矫治小组辅导案例课堂实训 |
2课时 |
三、职业素养要求
素养类别 |
素养内容及要求 |
职业道德修养 |
1.忠于职守,自觉履行职责。 2.坚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3.严守小组社会工作的基本伦理守则。 4.尊重接纳服务对象,始终将服务对象的需求摆在第一位。 5.价值中立,尊重服务对象,并对案主情况严格保密。 |
知识素养 |
1.掌握小组工作的含义、目标和作用;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小组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2.理解小组工作中小组结构的含义,理解小组动力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几对基本的小组动力要素;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工作技巧及工作过程。 3.了解小组工作的主要理论,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实践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 4.了解不同领域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并能进行小组工作实践。 |
技能素养 |
1.掌握小组工作前的组员招募和筛选。 2.掌握小组工作中的沟通和小组带领技巧,能尝试将技巧应用于实践工作。 3.掌握小组工作计划方案的撰写技巧,能独立设计小组方案。 4.掌握小组工作的记录技巧,能在实践和工作中进行独立小组记录。 5.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能在社区或机构中独立开展工作。 |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训相结合,教师先讲授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方法,并同时提供实践案例或教学视频,通过课堂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及视频示范,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2.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通过布置小组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目标,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在实践操作中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评价建议
1.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主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课堂讨论发言、计划作业撰写等。
2.在平时的课堂实训和实践活动中,不但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如果参与积极性、投入程度和合作精神等。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辅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磨练自已,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四)实验实训设施配备
学生在完成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充分利用小组工作实训室中的各项设备仪器,进行校内的课堂小组模拟训练,从而学习实际带领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